在《荆轲刺秦》的历史故事中配资网炒股股票,许多人耳熟能详。原本,荆轲计划和他的好友高渐离共同合作,前去刺杀秦始皇。两人分工明确,一个负责提供情报,另一个则负责直接行动。但在关键时刻,太子丹却迫不及待,催促荆轲尽快出发,根本不考虑两人之间的配合和准备工作。太子丹的急切显得有些不近人情:“荆轲,你是不是还在犹豫?我给你提供了好酒好菜,你还在拖延是不是?”
荆轲此刻心里肯定有些不满,毕竟刺杀秦始皇这么重大的任务,怎么能草草应付?这是关乎性命的重大行动,任何小小的差错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。荆轲无言以对,心里却充满了无奈:你非要急着让我行动,我这条命都已经绑在腰带上,若有闪失,整个计划就会变成泡影。明知道这一切风险如此巨大,你却偏偏让人赶着去,真是让人难以忍受。
展开剩余81%但是荆轲的无奈并未表露出来,反而是太子丹不客气地推动他:“你等得下去吗?你等不下去就算了,我有一个人能帮你。”于是,太子丹推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刺客——秦舞阳。他的事迹甚至让人闻风丧胆——13岁就当街杀人,毫不手软,杀气腾腾。这个人,即便在秦始皇面前,也能无所畏惧。
很多人对秦舞阳的能力产生了疑问,认为他可能只是一个懦弱的战五渣。因为从当时的情境来看,秦舞阳当时确实是对秦始皇造成了巨大的压力,而他一脸的慌张,甚至一度让人怀疑是否能够成功完成任务。然而,如果深入了解秦舞阳的背景,你会发现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懦弱者。秦舞阳的爷爷秦开是当时燕国的一位名将,尽管在战争中英勇牺牲,但身为将军的孙子,秦舞阳无疑也享受着一定的优待。即使在13岁时因杀人而犯下罪行,太子丹也特意保他免于刑罚。在这种背景下,秦舞阳无疑受到了强大的势力支持,这让他敢于做出种种惊人的举动。
但问题在于,这样的“勇敢”并不源自内心的强大,而只是依赖于背后的权势。秦舞阳的“英勇”更像是依仗家族背景与势力支持的结果,而非真正出于对死亡的无畏。这种类型的勇气,也许更像是校园里的霸凌者,他们因为有了庇护和力量支持,才敢做出过激的行为。而这种胆量,往往也不会在真正面临死亡时展现出超乎常人的镇定与冷静。
人类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是无可避免的,荆轲无疑是一个能够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的人。他无论如何也比秦舞阳更具心理素质。然而,秦舞阳就不是这样一个人。也许如果他在战场上,面对的敌人是强敌,他能借着战场上的气氛和血气方刚的气质有所表现。但此时此刻,他面对的是一场几乎无法生还的刺杀行动,这给他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
而一切的“锅”要由太子丹来背。尽管他和荆轲之间存在矛盾,急于推动计划,但他的做法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准备。理应的做法应该是,提前和两人商量好刺杀计划,鼓励他们做好充足的准备,甚至通过为他们提供安抚,调动他们的信心。但太子丹的做法恰恰相反:他们刚走出城门,哀乐响起,百姓哭声一片。仿佛在说:“你们去秦始皇那儿,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了,大家就当作是送葬,心安理得。”这种悲观的氛围无疑让秦舞阳心理的脆弱感更加严重。
要知道,秦始皇作为未来的千古帝王,尽管当时还未建立帝国,但已经拥有了非凡的气场和王者风范。史书《太平御览》记载,秦始皇身高近两米,拥有强壮的体格。他的气场和威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。尤其是对一个年轻且背景并不坚实的秦舞阳来说,这种压迫感几乎让他无法承受。
当时,秦舞阳尽管曾在街头杀死过一名恶汉,但那时的他也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心理负担。这些恶汉不过是街头混混而已,哪怕死了,也不会影响到他的社会地位。可一旦面对的是真正的千古暴君,气氛和压力瞬间就不同了。
不仅如此,刺杀的过程中,秦舞阳还得面对众多随行的壮汉。假如稍有不慎,他就会被周围强壮的护卫所包围,随时面临致命的威胁。想象一下,自己被几个大汉围住的情形,连心跳都加速,手脚冰凉,这种情况下还谈什么刺杀呢?
总结来说,秦舞阳并非一个天生的勇士。他的“勇敢”不过是背后家族的支撑所带来的安全感。面对真正的死亡威胁时,他的恐惧和动摇也很正常。至于太子丹,他的做法也无疑将整个刺杀计划推向了失败的边缘。而此时,荆轲却依旧是那个沉着冷静的角色,理应是最有机会成功的刺客,然而无论如何,他也未能克服当时的种种困境,最终未能成功刺杀秦始皇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